10月26日,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举办了2019年第三期读书会暨秋日团建活动,于深秋之际来一场庙港之行。本次活动邀请了苏州分所主任徐飞律师、苏州分所党支部书记严文戟律师、总所党支部书记陈生律师与高级合伙人黄开颜律师等,主讲人为实习律师赵涤尘与钱伦锋。
本期读书会主讲书目为费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经济》。主讲人于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为与会人员细细讲述江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当时江村地区传统家庭蚕丝手工业已破产的背景,两位主讲人表示,在此背景下,江村村民削减婚事等必要开支,造成了小媳妇制度的流行;农村信贷合作社的难以为继致使农民选择了高利贷……以费孝通先生之姊费达生女士为首的忧国忧民知识分子意识到了这些经济衰退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展了缫丝合作工厂的改革试验。
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苏州分所实习生胡思齐所朗读的内容中便提及了,合作社村民发现不能每年从合作工厂中拿利润时便不配合工厂工作。在总结了失败经验后,费孝通先生提出只要教育工作跟不上工业改革的步伐,合作工厂可以只是为人民而开设,部分属于人民,但绝不可能真正由人民管理。
再观今日之江村,在“苏南模式”推广下发展起来的乡镇制造企业,带动了江村人以及其所属的七都镇整体致富,而江村所处的吴江区,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镇。不过,苏州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缺点,对此,陈律师表示苏州本土企业多有小富即安思想,缺乏全国性战略思维,这是当地企业有待突破之处。严律师也表示苏州作为具有开发包容精神的城市,然而近年来人口流入量并不乐观,苏州应注重应届毕业生首要考虑的事业发展空间与生活成本问题。徐律师提出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指导下,吴江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吴江区尤其是汾湖具有了公交、医保、司法等方面的便捷,苏州发展在面临挑战之余,也处处有着机遇。
此次活动因办于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主讲人特意邀请姚馆长为大家介绍费孝通先生与费达生女士的往事,说到动情之处,姚馆长再三向费孝通先生与费达生女士致以敬意。
读书会结束后。参与人员共同在三味果园中享用庙港特色美食、进行烧烤活动。参与者放下电脑和纸笔,撸起袖子在灶台与烤炉前各显身手,在锅碗瓢盆间以质朴的模样共同打造烧烤盛会。此间秋高气爽,与炊烟为伴,同享欢乐时光。